形态描述
形态 成虫:翅展76—107 mm。体、翅黑色,雌蝶色淡,雄蝶后翅前缘有1条淡黄白色横带,外缘齿状,有1列月牙形红色斑,有时cu1与m3室各有2条红斑纹。后翅狭长,尾突长而端半部膨大。翅反面后翅红色斑纹更清楚,臀角有1环形斑,cu1与m3室各有2条红斑纹。
雄性外生殖器上钩突强度骨化,比较细长而弯曲,末端钝宽;尾突细而弯曲,先端尖锐;抱器瓣近似梯形,较长,抱器端倾斜;内突端部似三角形且有梳状齿,底部具1个细长的柄;阳茎中长,稍弯,等宽。
卵:略呈扁球形,底面浅凹。淡黄色,表面有弱光泽。直径约1.39—1.52 mm,高约1.13—1.30 mm。
幼虫:1龄头宽约0.92 mm,2龄约1.33 mm,3龄约1.90 mm,4龄约3.00 mm,5龄约4.51 mm。末龄幼虫头部的上半部暗褐色,生毛;下半部无色。臭角黄橙色。前胸背板的颜色与体色相同,为淡青绿色,但前缘淡绿色,两侧呈钝角状突出。后胸亚背线上有1对眼状纹和细的线状纹,其前缘与粗的暗褐色带相接。第1腹节后缘有1条粗的褐色带。1对暗褐色带从第3腹节的基线斜伸到第5腹节后缘的背线上合二为一。始于第5腹节基线上的暗褐色带在第6腹节的后缘相接。第7腹节的暗褐色带因尾端的突起和白色纹的阻隔而不能相接。第9腹节亚背线上的1对灰色突起较尖。肛上板淡紫色有光泽,有倒V字形的黑斑纹。第3—10腹节的基线上有显著的淡红色纵带。
蛹:头部的1对突起扁平而长,平行地岔开。中胸背面的突起尖丘状。体色有绿色、暗绿色、灰白色、淡褐色、暗褐色等多种类型及许多中间型。绿色型在前胸背面有1对粗的黄色纵带,后胸至第5腹节背线两侧有明显的三角形黄色大斑。从中胸到腹末各体节的侧面都有轮廓不明显的灰色带。褐色型在前胸有黑褐色的条纹。第2—4腹节背面有1对黑色的纵条纹。第5腹节至腹末各节的背面呈淡紫灰色。褐色型、暗褐色型蛹的翅、胸、腹部有苔藓状的绿色斑纹。褐色型蛹的各种突起比绿色型的大。体长35.5—42.0 mm。
雄性外生殖器上钩突强度骨化,比较细长而弯曲,末端钝宽;尾突细而弯曲,先端尖锐;抱器瓣近似梯形,较长,抱器端倾斜;内突端部似三角形且有梳状齿,底部具1个细长的柄;阳茎中长,稍弯,等宽。
卵:略呈扁球形,底面浅凹。淡黄色,表面有弱光泽。直径约1.39—1.52 mm,高约1.13—1.30 mm。
幼虫:1龄头宽约0.92 mm,2龄约1.33 mm,3龄约1.90 mm,4龄约3.00 mm,5龄约4.51 mm。末龄幼虫头部的上半部暗褐色,生毛;下半部无色。臭角黄橙色。前胸背板的颜色与体色相同,为淡青绿色,但前缘淡绿色,两侧呈钝角状突出。后胸亚背线上有1对眼状纹和细的线状纹,其前缘与粗的暗褐色带相接。第1腹节后缘有1条粗的褐色带。1对暗褐色带从第3腹节的基线斜伸到第5腹节后缘的背线上合二为一。始于第5腹节基线上的暗褐色带在第6腹节的后缘相接。第7腹节的暗褐色带因尾端的突起和白色纹的阻隔而不能相接。第9腹节亚背线上的1对灰色突起较尖。肛上板淡紫色有光泽,有倒V字形的黑斑纹。第3—10腹节的基线上有显著的淡红色纵带。
蛹:头部的1对突起扁平而长,平行地岔开。中胸背面的突起尖丘状。体色有绿色、暗绿色、灰白色、淡褐色、暗褐色等多种类型及许多中间型。绿色型在前胸背面有1对粗的黄色纵带,后胸至第5腹节背线两侧有明显的三角形黄色大斑。从中胸到腹末各体节的侧面都有轮廓不明显的灰色带。褐色型在前胸有黑褐色的条纹。第2—4腹节背面有1对黑色的纵条纹。第5腹节至腹末各节的背面呈淡紫灰色。褐色型、暗褐色型蛹的翅、胸、腹部有苔藓状的绿色斑纹。褐色型蛹的各种突起比绿色型的大。体长35.5—42.0 mm。
大小
形态 成虫:翅展76—107 mm。
卵:直径约1.39—1.52 mm,高约1.13—1.30 mm。
幼虫:1龄头宽约0.92 mm,2龄约1.33 mm,3龄约1.90 mm,4龄约3.00 mm,5龄约4.51 mm。
蛹:体长35.5—42.0 mm。
卵:直径约1.39—1.52 mm,高约1.13—1.30 mm。
幼虫:1龄头宽约0.92 mm,2龄约1.33 mm,3龄约1.90 mm,4龄约3.00 mm,5龄约4.51 mm。
蛹:体长35.5—42.0 mm。
生物学
生物学 1年发生1—2代,以蛹越冬。成虫分别于5—6和8月出现,飞行缓慢,喜欢在平原及低山区林缘周围飞翔,晴天在花丛中访花采蜜,有时在潮湿地群集吸水。卵单产在寄主植物叶的背面。幼虫非常避光,栖息在阴暗的叶上。老熟幼虫大多在寄主植物的根部化蛹。
寄主 芸香Ruta graveolens、樗叶花椒Zanthoxylum ailanthoides、臭常山、米边莲等植物。
寄主 芸香Ruta graveolens、樗叶花椒Zanthoxylum ailanthoides、臭常山、米边莲等植物。
生境信息
生物学 1年发生1—2代,以蛹越冬。成虫分别于5—6和8月出现,飞行缓慢,喜欢在平原及低山区林缘周围飞翔,晴天在花丛中访花采蜜,有时在潮湿地群集吸水。卵单产在寄主植物叶的背面。幼虫非常避光,栖息在阴暗的叶上。老熟幼虫大多在寄主植物的根部化蛹。
寄主 芸香Ruta graveolens、樗叶花椒Zanthoxylum ailanthoides、臭常山、米边莲等植物。
寄主 芸香Ruta graveolens、樗叶花椒Zanthoxylum ailanthoides、臭常山、米边莲等植物。
繁殖特征
生物学 1年发生1—2代,以蛹越冬。成虫分别于5—6和8月出现,
国内分布